您好,欢迎来到仪器批发网 | 免费注册

未来10年,医疗器械多领域将爆发式增长

来源:仪器批发网2020-09-27 17:14:47浏览:1783
近年来,得益于企业技术创新、制造能力升级、政策利好和资本推动等因素,医疗器械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据了解,2011-2018年中国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行业收入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7%,远高于全球3%左右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2021-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医药产业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未来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速度将继续保持在年均10%以上的增幅。可穿戴医疗设备、家用医疗器械、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基因测序技术、AI影像辅助诊断、3D打印植入物、手术机器人、康复辅助器,都有望成为未来医疗器械产业的投资热点。

  01 可穿戴医疗设备

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携式医疗或健康电子设备,在软件支持下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治疗疾病或维护健康状态。按功能划分为运动健康、慢病管理、介入调理三大类。

1、市场规模

据了解,2016年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总销售额为20亿美元,2017年为23.94亿美元。预测2023年总销售额将超过60亿美元。

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同样发展迅猛,据了解,2015年市场体量12亿,2018年增长至71亿,增幅达6倍之多。预测2020年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将突破122亿元。


随着医疗、芯片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可穿戴医疗产品层出不穷,主要应用在病患检测、智能体检和健康跟踪等方面。
可穿戴医疗设备前景广阔,很可能是一项在根本上改变人类医疗健康的新技术。 随着患者病情 愈加复杂多样化,全民对维持身体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的互通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02 家用医疗器械

家用医疗器械,就是主要适于家庭使用的医疗器械,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点,大致上分4大种类,家庭保健器材、家庭用保健按摩产品、家庭医疗康复设备、家庭护理设备。

1、市场规模

欧美家用医疗器械设备产值达到260 多亿美元,年增加率超过16%,被誉为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国内,亚健康、专业康复、老龄等人群众多,用户基数达亿级别。据了解,2019年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189亿元,同比增长25.42%。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升级、老龄化程度加深,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家庭健康管理成为市场越来越关注的领域。目前家用医疗器械已渐露头角,市场上家用血压计、血糖仪、小型按摩器销售都非常火爆。同时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的比例占不到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产值的11%,这意味着这一市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家用医疗器械无疑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子板块。

  03 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基因测序技术

免疫诊断是指应用免疫学技术,即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诊断病原体,主要涵盖病毒和血源检查、肝炎检测、性病检测(HIV等)、肿瘤检测等领域。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分子诊断技术目前迎来了基因测序时代,基因测序具有高通量、检测信息全面、精确度高的明显优势,未来最具持续爆发潜力。

1、市场规模

1)免疫诊断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技术更新迭代以及对检测灵敏度要求的提高,免疫诊断已经成为我国IVD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2018年,国内免疫诊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两百亿。目前,免疫诊断在中低端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上取得了较好的国产化成果,但在高端免疫诊断市场,仍旧是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

2)分子诊断/基因测序市场规模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几年来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再到2018年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

在国内,2010-2019年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以约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19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9.1亿元,足见我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较大。

在化学发光等主流检测技术的引领下,免疫诊断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成为IVD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是名副其实的“风口”。

分子诊断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发展的初期,我国基本上与国外同时起步,在技术上差异较小。随着测序技术的成熟,测序成本的下降,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逐步提高,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

  04 AI影像辅助诊断

AI影像辅助诊断产品主要指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医疗影像进行快速读片和智能诊断。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影像的诊断环节,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患者影像进行识别,给出初步诊断结果;二是通过大量影像数据和临床诊断信息训练人工智能系统,使其具备独立诊断能力,降低复杂疾病的误诊率,提升诊断水平。

AI影像辅助诊断产品按照应用科室和数据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在放射科,其收入占医院收入的10%-20%。

1、市场规模

据了解,影像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超过10%。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突破4万亿元,其中医学影像支出约4000亿元,据预测2020年,我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至8000亿。

按7000亿测算,假设诊断环节占比20%左右,那么2020年的医学影像诊断市场规模为1400亿。假设人工智能渗透达到20%,那么相应的AI影像辅助诊断潜在市场空间有280亿元。


  05 3D打印植入物

医疗3D打印应用于植入物领域,主要有疏通型与搭建型两种,疏通型主要面向心血管疾病,搭建型用于重建各类组织器官。目前市场上较多的为骨科植入物、支架植入物以及牙科植入物三大方向。

骨科植入物主要分为脊椎植入物、关节植入物、创伤性植入物三类。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关节与脊柱植入物将是骨科医械未来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随着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迅速发展,牙科设备和耗材消耗大增,牙科植入物市场潜力巨大。

1、市场规模

2016年,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2.29亿美元,其中3D打印植入物市场规模达到8.23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3D打印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96.39亿美元,其中植入物市场达到81.2亿美元。


  06 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作为外科手术医生的辅助设备,具有定位精确、动作精细、避免疲劳的优点,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实现微创手术,减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所受的辐射量,缩短患者住院恢复的时间。

按照医疗应用领域划分,可将手术机器人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窥镜手术机器人和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

1、市场规模

据了解,201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2亿美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机器人工业基础的发展,预测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7亿美元。同时心血管、神经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手术机器人带来更大市场,该产业将会呈井喷态势。

在国内,近年来手术机器人产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9年手术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为6.19亿元,同比增长40.6%。

我国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较快,2019年国产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23亿元,占比从2016年的20.58%增长到2019年的52.16%。

近年来,我国企业投入手术机器人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果。手术机器人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应用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手术机器人价格较高,在国内的普及率及使用率较低,我国手术机器人安装量自2016年的27台增长到2019年的87台。

我国手术机器人发展面临手术机器人进入医疗机构的价格门槛、手术费用高昂、知识产权的垄断制约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成本等不利因素,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07 康复辅助器

康复器械通常是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康复训练与治疗、帮助功能提高或恢复的器具。按照应用领域分类,康复器械包括康复医疗器械、康复教育设备和辅助器具等。按照作用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复评定器械、康复训练器械和康复理疗设备。

1、市场规模

据统计,2018年全球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75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为9.62亿,占全球总人数12.8%。预估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高达98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为31亿,而老人对于辅具的需求比例大概在50%左右。

同年,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亿的残疾人,而残疾人对辅具的需求大概在40%左右。按照美国人均康复费用80美元来计算,保守估计全球的存量市场规模就高达780亿美元左右。

在国内,截止2017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7.3%,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0%。保守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需要康复护理的约占20%,那么2024年我国需要康复护理的老年人将超过6000万人次。

据了解,2017年,我国现有残疾人大概8500多万,具有康复需求的大概有6800万,预计2020年将会突破1个亿,但目前接受康复护理的残疾人不足10%。如果医保支持,未来国内的康复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

据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按人均约15元人民币),相对于美国康复医疗市场200亿(按人均约80美元,不含长期护理),到2000亿美元(按人均约800美元,含长期护理)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空间,按国内有2亿中产阶级以上人群能达到美国康复消费水平,人均80美元消费来算,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细分领域里面的小产品最缺乏。国内市场的高端养老辅具主要被国外垄断,中低端市场则主要被国产辅具占据。同时我国中大型康复辅助器具生产企业仅100多家,相当于美国企业总量的3%,德国的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