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931号建议的答复》(下称《答复》)显示,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营造国产、进口产品同质同价公平竞争环境,加快进口替代的建议。
国家医保局表示,长期以来,政府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强调尽量将医用耗材打包在服务项目内收费,目的是引导医疗机构控制医用耗材成本,间接起到治理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作用。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替代性强、竞争充分的医用耗材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这种方式确实不适应各自成本的变化规律,特别是不同品牌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耗材需求刚性较强,反而容易出现服务同质不同价或成本倒挂的情况。
据了解,201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要求严格控制单独收费耗材的品种和数量,明确为可以单独收费的耗材,要同时明确相应的具体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中表示,关于营造国产、进口产品同质同价公平竞争环境,加快进口替代的建议,对国家医保局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探索技耗分离可行性,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同质不同价等问题,加快完善价格项目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
同一项目:进口55元,国产7元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曾发布《对进口
医疗器械与国产医疗器械收费差异现象的思考》显示,从北京市发改委曾公布的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查询表可以看到,多种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存在着使用进口医疗器械比使用国产医疗器械收费更高的现象。
从相差的绝对值来看,差值从一位数到三位数不等,个别项目的收费标准相差200元之多,例如,用进口仪器做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可以收费600元/人次,而用国产仪器做相同的检查,却只能收400元/人次。
从相差的相对比例来看,使用进口器械的收费至少是使用国产器械收费的两倍,个别项目的收费甚至相差近8倍,例如,用进口试剂做乙型肝炎1gM核心抗体测定,可以收费55元/项,而用国产试剂做同样的检查,却只能收7元/项。
收费有差异的项目涉及到放射科、耳鼻喉科、临床检验科等多个科室多个项目,临床检验科是收费标准存在差异的重灾区。进口器械和国产器械收费差异部分项目具体如下图:
使用进口医疗器械和使用国产医疗器械收费有差异的部分项目表
上述文章分析,进口医疗器械的收费不应高于国产医疗器械的理由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按照经济学规律,进口医疗器械的出厂价高,其生产企业应该承担由价格高所造成的销量降低的代价,但是收费标准将本该由医院承担的购置费成本间接转嫁到患者头上,结果是进口医疗器械出厂价高,销售量不降反升。
第二,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对于自己病情了解不及医生,使得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有诱导需求、创造需求和决定需求的能力。
第三,这会造成以患者的购买力来决定医疗服务水平的现象,不利于达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健康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居民的健康权不应该完全建立在其支付能力的基础上。
大三甲:主要被进口器械占领
上述文章还分析,进口国产收费差异的影响主要有加剧进口医疗器械垄断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患者医疗费用高居不下,以及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困难三方面。
其中国产医疗器械在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中得不到应用,这进一步加剧了进口医疗器械垄断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
据了解,除了部分进口器械收费高于国产器械,目前国内多数三甲医 院放射科、检验科等均被美国、欧盟、日本、以色列等国医疗设备占领,国产设备所占甚少。
近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和物资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发布文章,展示所属医院放射科、检验科国产医疗设备占比,以及近三年医疗设备采购情况等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述三甲医院放射科国产设备金额占比不足10%,超过90%均为进口设备,包含西门子、GE、飞利浦等跨国械企;检验科国产器械金额占比不足15%,超过85%均是进口器械,包含贝克曼、强生、赛默飞等跨国械企。
近三年国产设备的采购金额占比也均未超过20%。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等相关负责人也曾对辽宁省肿瘤联盟医院医疗设备购买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共调查 2899 台医疗设备,各类进口和国产医疗设备所占比重及购买平均费用见下表。
根据上表,从整体采购数量来看,国产占比56.7%,进口占比43.3%,国产多于进口,但是从具体类型来看,医学影像类设备国产仅占17.3%,光学医疗器械与内窥镜国产占29.5%。从购买平均费用来看,国产和进口之间也有明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