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仪器批发网 | 免费注册

医保局:一批“神药”将彻底从医保市场消失!

来源:仪器批发网2020-03-23 11:53:16浏览:1506
  未来10年,医保改革将立足基金承受能力,适应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临床技术进步,调整优化医保目录,将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的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各地区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调整医保用药限定支付范围,逐步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建立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评价规则和指标体系,健全退出机制。
  
  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
  
  近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在《求是》杂志发文《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对落实中央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部署。
  
  因为文章指出:长期以来,医保药品目录内安全无效的“神药”盛行,“只进不出”,影响群众获得优质药品服务,有媒体转载时用了一个新标题:
  
  医保局长:医保目录长期“神药盛行”将有4大改革。
  
  也因此,将一个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定义的“神药”概念又一次提起,也预示着医保将对“神药”再出手。
  
  1.什么是“神药”?
  
  一般的神药,是指神奇的药。也特指长生不老的仙药。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神药”本来就不存在。
  
  而当下人们常说的“神药”,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概念。但从大多数人对“神药”的理解,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临床销量巨大,排名比较靠前;二是适应症广泛,通常是啥病都能治,但啥病都治不了,老少皆宜,适合的患者众多;三是疗效不确切,但价格很确切。也就是治疗效果不肯定不明确,但价格很高;四是广告宣传多,各种虚假广告狂轰乱炸,过度吹嘘。
  
  用胡局长的话,就是“安全无效”的药。
  
  2.安全无效的药就是“神药”吗?
  
  按照胡局长文章所言:长期以来,医保药品目录内安全无效的“神药”盛行,“只进不出”,影响群众获得优质药品服务。
  
  由此可见,在胡局长认识里,安全无效的药就是神药。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的“神药”与胡局长的理解还是有一点儿出入。无效是肯定的,当然这里的无效包括疗效不确切,针对性不强,适应性太广,准确地讲,是没有确切的疗效。而安全却不一定,实际上大部分“神药”是既没有疗效也没啥坏处,就如同淀粉,但还有一些被人们公认的啥病都治的“神药”可能还有“激素”等对人有害的添加剂,经常过量食用并不安全,可能有害。
  
  3.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出了哪些“神药”?
  
  胡局长撰文指出: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药品目录调整,将大量“神药”调出目录的同时把不少好药纳入医保,实现了结构优化。
  
  那么,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出了多少“神药”?
  
  据2019年4月19日,国家医保局对《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的解读,有一些药品是不能纳入目录范围的:比如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预防性的疫苗和避孕药品等公共卫生用药,用于减肥、美容、戒烟等的药品。这些有的是改善生活品质的,有的是起预防作用的,有的属于公共卫生保障范围,均不纳入目录调整的范围内。对于非处方药品(OTC),国际上普遍不予报销,此次调整原则上不再新增。
  
  这只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常规。
  
  2019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常规医保目录和谈判目录,历时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接近尾声,基本定调。
  
  据了解,在调出的药品方面,主要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以及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共调出150个品种,除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外,共调出79个品种。专家重点参考了6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经专项论证,一致决定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重点监控药品全部调出。
  
  那么,6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又是怎么来的呢?据正式文件,这个目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在各地报送的省级推荐目录基础上,形成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
  
  目录下发后,各省制定本省目录并公布、报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省级目录基础上,形成本机构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各医疗机构要建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目录内药品临床应用的全程管理。
  
  对于未纳入目录的药品,通知专门列出一节,要求加强目录外药品的处方管理。通知指出,对未纳入目录的化药、生物制品,医师要严格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疾病诊疗规范指南和相应处方权限,合理选择药品品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并开具处方。
  
  对于中药,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这实际上就回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中药注射剂”问题。
  
  同时,通知还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尽管相关部门有意回避了“神药”而使用“辅助用药”概念,明确是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预示着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从遴选出来的第一批20种重点监控药品看,也基本上囊括了近年来临床使用的具有类似“神药”特点的药品。这20种药品是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奥拉西坦、磷酸肌酸钠、小牛血清去蛋白、前列地尔、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复合辅酶、丹参川芎嗪、转化糖电解质、鼠神经生长因子、胸腺五肽、核糖核酸Ⅱ、依达拉奉、骨肽、脑蛋白水解物、核糖核酸、长春西汀、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马来酸桂哌齐特。
  
  4.医保改革战略规划,或将是对安全无效“神药”的最后一击
  
  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意见对未来10年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提出了战略规划。在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方面,提出立足基金承受能力,适应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临床技术进步,调整优化医保目录,将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的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规范医疗服务设施支付范围。健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保准入谈判制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目录调整职责和权限,各地区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调整医保用药限定支付范围,逐步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建立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评价规则和指标体系,健全退出机制。
  
  按照这一改革思路,未来的医保市场上,安全无效的“神药”将彻底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