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平台入网单位370家,入库仪器近1万台套,仪器总原值逾74亿元,个人、企业可以根据需求申请使用。用“别人家”的仪器设备搞科研,将不再障碍重重、遥不可及。
现代科技创新迫切需要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的有效支撑,很多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惊人发现,都依赖于对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的全面准确掌握与深入挖掘分析。数据显示,大约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成果,均源于
科学仪器及测试方法的创新。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作为占据创新发展高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美国国家实验室非常注重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建立了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对全美乃至全世界科研机构开放,促进了思想交流和人才互动,提高了学术水平与国际声誉。欧盟积极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除了制定条例或章程加以指导外,甚至将“地平线 2020”计划资助的科研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共享。在中国,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已成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我们在加强科技资源布局建设的同时,深化科技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以开放共享为手段优化配置,有效提升科技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将科技资源数量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能力优势。
长期以来,科技资源布局分散,犹如珍珠一般散落在不同主体和不同环节,有效统筹不足、使用效率不高,成为国内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深圳各个科研机构有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但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存在闲置浪费、重复购置等情况。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由于早期资金实力有限,难以自行购买研发创新所必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了限制。深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的上线运行,目的就是要把全市的仪器设备整合起来为社会所用,打造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窗口、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全市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涉及资源的建设方、拥有者、服务方和使用方等多方利益,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建立以尊重和保障各方利益为核心的内生动力机制。根据《深圳市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管理单位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可以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性原则收取综合服务费,用于材料消耗、水、电等运行费以及人力成本的支出,避免管理单位劳神费力还倒贴。而为了降低共享服务成本,企业在申请仪器共享及检验检测服务时,均可使用政府发放的创新券抵扣部分共享服务费,从而能够轻松用上“别人家的”高端仪器设备加速创新进程。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专业的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构,促进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的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加快科技资源的高质量供给。而政府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加强监管以及考核评价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则是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不再是一个科技园区或城市的地理概念,而是城市群组团形成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范畴。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区域内部创新要素的流动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成长来说尤为关键。并且,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不只是科研仪器设备的互通有无、高效利用,更是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便捷流动、优势互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仪器设备共享为基础,推动科技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开放共享。一方面,深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的服务半径不应只是深圳,而要推广到周边城市以及港澳地区,扩大惠及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深圳要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平台载体、仪器设备、服务机构、专家库等科技资源的对接整合,积极探索区域内部优质科技资源便捷流动的高效机制,有效激发湾区内部科技创新活力和热情,不断增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